2021-08-01 00:00:00 瀏覽量: 分享到:
7月31日,準噶爾盆地東南角,奇臺縣吉布庫鎮。
水發農業旗下新疆水控現代農業創新土地經營模式,把村級合作社土地經營權劃轉為股份入股成立合資公司的方法,一舉解決了之前多個國家部委一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土地流轉高價問題,讓9個村級合作社和3280戶、16173名百姓走上直接受益、持續健康發展之路,被當地稱為“吉布庫模式”,有望在全新疆推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吉布庫,農戶家庭平均有50畝地,按照之前市場流轉價格每畝500元,一個家庭土地流轉年收入25000元,加上自己耕種收益,種植棉花每畝大約300元利潤,種植小麥每畝大約400元利潤,即使加上政府補貼,這樣算下來,一個家庭年收入也只有45000元左右。
作為吉布庫主要的土地經營主體,各村級合作社平均也就是三四萬畝土地,由于規模小,提升經濟效益的辦法不多,也解決不了規模化經營的現狀,無法創造農業高附加值,更解決不了產業鏈發展需要的資金。
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土地資源豐富,非常適合農業規模化經營,加上近年來政策扶植已經激發當地農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經濟組織進入新疆參與土地經營和現代農業,形成土地流轉的賣方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哄抬了土地流轉價格,不利于新疆現代農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因此,開拓市場難度大增以及三次疫情隔離給新疆農業帶來挑戰,也給現代農業發展和任務指標完成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土地流轉合作考察、農資集中采購、合作種植對象確定各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新疆水控現代農業一班人不等不靠,每天堅持采用視頻的方式交流工作、召開會議、組織培訓,確保了土地流轉合作與棉花收購順利進行。就這樣,經過前期大量工作,終于在奇臺縣吉布庫鎮取得突破。
“按照約定的合作模式,吉布庫9個村級合作社以27萬畝土地經營權作價入股,現代農業占股51%,成為控股股東,9個村級合作社占股49%。“新疆水控現代農業董事長沈智生介紹。
公司成立以后,對老百姓有什么好處呢?
沈智生說:“按照約定,公司將向村級合作社和農戶進行3次分紅:第一次是土地流轉收益分紅,第二次是農產品種植收益分紅,第三次則是農業產業鏈深加工取得收益分工。”
這個模式的核心,其實還是把之前分散的土地經營權,通過契約化的市場規則來進行重組,實現規模化經營,讓土地經營權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最后的結果就是發展了規模化農業、老百姓因此受益。
按照規劃,現代農業把吉布庫27萬畝土地進行整體設計、模塊化生產。以前老百姓自己種植小麥和玉米,品種不一,品質也不同。經過公司整體規劃后,精選優質品種,根據市場需求采用訂單化種植,形成“五統一”,即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采收和統一加工。
“大面積耕種也實現了規模化采購、錯季節采購,為自己的農田節約了種植成本,對外也賺取了一定的銷售利潤。”沈智生說,“尤其是尿素,價格隨季節上下起伏較大。去年9月秋收以后每噸尿素市場價是1400元,到了今年開春播種前就高達每噸2900元。我們采取錯峰采購的模式,僅尿素一項,成本就節省250萬元,這些都成了公司的利潤。”
那么,作為“吉布庫模式”的主體,公司有沒有經營風險呢?
“從2018年到現在,我們對于土地經營合作的認識也在不斷變化:從開始認為很美好,到后來發現這里也存在一定風險。”沈智生坦言,“主要風險有三方面:一是種植水平低;二是合作種植大戶也存在一定信用風險,有的合作錢收不回來,莊稼被搶收轉賣;三是政策風險。”
現代農業在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原則上,聘請農村合作社負責人,比如上堡子村支書兼合作社理事長王峰直接被聘任為公司副總經理,其他幾個村級合作社負責人作為片區經理,按照執行和管理力度有獎有罰,極大激發了當地人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公司支付給合作種糧大戶的款項,轉為銀行貸款。此外,把政府補貼放在公司指定負責人手里,合同約定采摘權在公司,合伙種糧大戶偷采盜采將受到法律制裁。一系列舉措,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現代農業高級顧問梁江嶺在建設兵團41年,從基層到總裁一直干到兵團5師供銷社領導,是棉花產業專家。“過去,新疆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化農業生產,而如今,在水發以及許許多多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已經形成市場化的農業經營新格局。“梁江嶺說,“過去是上級管理下級,農業研發、科技推廣基層有抵觸情緒;現在,農業各層級都是購買服務,共同追求都是為了創收,讓老百姓有收益。”
水發集團進入新疆伊始,就從產業援疆中找到契機,從土地入手迅速搶占優勢資源,充分利用國企優勢、平臺優勢、土地創新優勢,在土地整合方面找到了發力點。
“現在的新疆,央企、地方國企以及很多民營企業都開始進入土地規模化經營市場,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形勢不允許再慢慢來發展。”沈智生坦言,“集團領導常說‘別人不干的時候水發干,別人都來干的時候水發精細化來干’。”正是這種理念,讓水發在新疆真正扎下了根并快速發展。